嘉宾:
李晔: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著有《三招上清华》《改造你的学习》《知识改变人生》等
王海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多年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
钟学丽: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夏曦:从教27年,长期担任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和高三班主任
问题一:如何走出学习“高原期”?
♦王海匣: 高三复习开始阶段,同学们熟悉掌握新知识,摸索学习规律和方法,此时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稳步提高,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但到了某个阶段,学习效率开始下降,学习成绩缓步不前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到了学习的“高原期”。出现学习“高原期”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应对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这次考试的题目,大多数我都做过类似的练习,觉得十拿九稳,没想到好几道都错了。 ”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随着复习备考时间的推进,有同学觉得书上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于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没见过的难题、怪题上,等到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难题不会做,会的题做不对。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要狠抓基础,先保证掌握的知识点都能得分,通过限定时间内的刻意练习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熟练度。错题集定期复习更新,查漏补缺,确保自己在紧张的考场上会做的题都得分,不丢冤枉分。
第二种情况,“这次考试有几个题与我在上周测验中见过的类似,但还是没答对”,这就是没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高三复习的开始阶段,重点是立足课本、熟悉知识点;而三轮复习下来,大家要能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脉络。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就那么多,穿个马甲、换个帽子你就认不出来、不会答,那做再多的题也是徒劳。就目前而言,复习重点要放在总结反思上,不再追求练习的数量和速度,而是要重质量,反思题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有哪些变换的题型,由此对这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技巧进行总结,多角度思考,彻底吃透知识点。
第三种情况,“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得差不多了,练习也做了很多,为什么我的成绩还是原地踏步呢”,这就是典型的“急于求成”。 高三的复习是很枯燥的,基本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多考生觉得自己都懂,于是学习兴趣减弱,耐心减少,对待复习也不像原来那么认真了。他们可能还一如既往做练习,但这种消极的情绪潜意识中会影响自己的状态,考试中甚至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种错误引起的挫折感又会引发焦虑,从而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对学习规律有一定了解,知道“高原期”是怎么回事,冷静下来,客观分析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复习方法不断调整,坚持下来,学习会上一个新台阶。
出现学习“高原期”的原因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们不可能每种情况都提及。但坚持一个原则是没错的,那就是始终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坚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以轻松的心情面对每天的复习。
♦夏曦: 面对学习出现高原情况,很多学生会很困惑,坚持的一些信念也可能会动摇。这个时候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正确面对平时考试的起伏就尤为重要了。我们要明白,这些错误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在高考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我们应该感谢这些错误,它让我们懂得自己的不足,以便更早更好地解决,而不是留到高考中去。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行”“我正期待着”“比上次好多了”“下次会更好的”之类的话。经过这样的自我暗示,你的心情会更乐观,思想、行动的效率也会提高。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注重过程而不对结果过分计较,平静从容、不偏不执, 相信复习瓶颈期总会过去。
♦钟学丽: 曾经有个学生遭遇高原现象,很长一段时间没能走出来,精神很崩溃。我问她:“可不可以允许自己暂时不那么优秀?”她没有回答,想来心底还是不大愿意的。我继续问她:“你确认已经很努力了吗?”她点点头。
“那这个虽然疲累但仍然坚持努力的你究竟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呢?你不满意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吗?”我试图澄清一下她所怨非己,也希望她把更多的力气用在面对走过高原期这件事情上面。毕竟,十件事情的外耗也抵不上一次内耗所伤的元气。也就是说,内耗越少,就越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外界关注事情上,更易成就一件事。
“那个暂时碰壁却从不放弃的人是不是挺让人赞叹的?她是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欣赏和鼓励,也更值得我们帮助?我们可不可以允许她偶尔脆弱一下?”她对这一点是确认无疑的。那么很好,她不用去攻击自己的无能了。“不是所有的投入都能即时产出,是不是这个理?”她表示赞同。停止了自我攻击后,过了一会她便回教室写她的考题去了。后来我们也有讨论过怎么实现高原期突围,比如怎么根据学习任务调整节奏和方法等。也许,把精力放在应对事情本身也算是她的一次心理突围吧。
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期间再次遭遇类似的困境,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多年以来,我一直要求自己要比所有人都优秀。这种信念促使我奋进,后来竟成了一种病态,我好像接受不了同学们拥有比我更好的记忆力、更逻辑清晰的表达或者更准确的发音等。我受不了自己没有别人优秀。难受了很久,我对自己说,学着为别人喝彩吧,即使他们已经领先了你很多;而且,每天与这样优秀的人相处,才能更好地进步啊。后来,我尝试着和大家一起学习,也越来越多地和优秀的同学请教。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这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这个心结解开后,我都感觉自己的未来也更加光明了。 ”
这位同学很努力,学习现状却没有次次如她所愿,这让她陷入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之中。可当她不再苛责,而是允许自己暂时没那么优秀的时候,改变却在悄悄发生,而且旧的信念被新的信念替代:我是可以允许一些状况发生的,我是有办法去应对的。
当你允许,思维重心自然会落在怎么应对、如何解决上。 如若我们有很强的限制性信念——我不允许任何不好的状况发生。这样可能会让我们掉入情绪的陷阱,滑入愤怒和痛苦的深渊,而忘记我们原本是有力量去应对的。
再说了,你怎么知道你拥抱过的枯树、开垦过的荒田就不会神奇地冒出新芽?付出就有回报,不在此刻就在彼时。
♦李晔: 如果感到自己的学习进入了“高原期”,怎么努力都没有突破,首先要进行心态的调整,前面老师们分享了很多。心态平稳了之后,咱们还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学习止步不前可能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下面有三点建议:
●追求纲举目张,切忌一叶障目
高考的复习工作需要考生将复习的各阶段完美地衔接在一起,能够在快速消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快速追求新的突破,否则,就像狗熊掰苞米,拣一块丢一块。
解决这个问题的见效办法就是注意知识的网络系统化,追求纲举目张。知识的网络系统化建设,需要考生站在全局的观念上,分析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渡与衔接,同时要有归纳总结的能力。考生可利用空闲时间针对某一科目,梳理一下其包括哪些章,各章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而每一章的各节又都讲述了什么内容等,如此不断地进行,辅以归纳总结与整理,就可以在脑海里对整个科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形成一张类似于网络的表格。复习的后期,根据自己理解的深入不断地修订,包括深度的增加,知识点的平移,等等。
●训练考试技巧,切忌盲目自信
考试技巧要从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得到强化训练。有的学生习惯于做题的时候听音乐、吃零食,但高考的考场上是没有这些的,到时候你准备怎么办?当然这只是个例,我想借此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充分重视高考模拟试题训练。
有的学生平常考试追求完美,遇到难题的时候务必解决,这本身是一个好习惯,在平常作业这种时间要求不是很紧张的场合下,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但是高考前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避免这种做法。有的学生平时做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后往前做,或者先挑熟悉的做。我的建议是,解题思路可以别出心裁,但是做题顺序尽量走常规路。 因为高考试题在难度安排上会有一定的考虑,这种考虑往往是假设考生是从前往后做题的。
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考试确实有技巧。考试技巧有一些是老师传授的,有一些则需要自己去总结。一定要重视各科老师讲述的考试技巧,包括作文的写法、审题的方法、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同时,自己也要通过平常的试卷分析,总结自己在审题和答题方面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调整复习心态,切忌左右于人
考前冲刺这段时间考生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并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内容,不要轻易被他人所干扰。
以前与高三学生交流的时候,我跟他们开过一个玩笑。我说,有的同学考试的时候善于玩弄技巧、扰乱人心,自己明明还没有做完试卷的第一面,就开始弄出翻卷子的声音,给别人一种他已经做到第二面的错觉。有同学确实被吓坏,心里不自主地想:呀,人家已经做完一面了,我才做到这里云云。做题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乱了。其实,这完全是考试心态的问题,在平常的考试中就要训练自己的做题心态,不慌不忙。我也给他们出过一个小主意:当你听到别人翻卷子的时候,自己也做出翻卷的声音,然后该怎么做接着怎么做,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问题二:父母亲朋过度关注,感觉压力很大怎么办?
♦李晔: 很多家长亲朋,原来几乎不怎么关注孩子;孩子升入高三以后,突然表达各种关心,有的父母在孩子高三下学期,在家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父母的这些举动是善意地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但在孩子的眼里,这样只会让他们感觉到压力——觉得如果高考考不好会对不起他们;有的甚至怀疑,如果考不好父母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再爱他们,等等。对于父母来说,考前冲刺这段时间帮助孩子合理饮食,亲子之间正常沟通就可以,不需要刻意用劲。 学生呢,可以和父母多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心得,而且最好是主动地大大方方说出来,免得父母因不知情而过于担心。当然,有些同学可能在父母面前放不开,和同学之间反倒可以敞开心扉。建议学习之余和好朋友间互相一聊,相互安慰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紧张的时刻。
♦夏曦: 高三学生面临繁重的复习任务,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心与支持。温馨的家庭氛围、安静的家庭环境、可口的饭菜、父母的加油鼓励,能给高三学生疲惫的身心注入活力。但是如果是过于安静的家庭环境、太过精心准备的美食、频繁殷切的鼓励嘱托,这种关心与支持就变了味道,让人嗅到焦虑,感受到压力。有调查研究显示,高考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一部分就源于家长,家长过高的期待、过多的关注都会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心理负担。
♦王海匣: 高三学生在面临父母带来的这种压力时,一般会怎么做呢?大多数学生可能并不敢直接向父母坦言自己的感受。譬如2019年热播电视剧《小欢喜》中的高三学生英子,她妈妈对她照顾无微不至,甚至专门辞职在家,生活上每天安排她的饮食起居,精心炖补品汤药;学习上每天规划要做大量的试卷,目的是考清华。最后的结果呢?英子本来成绩优异,考个重点大学很有希望,却在高考前因为精神抑郁休学了一段时间,最后只考了个专科。英子也曾尝试过跟妈妈沟通,遭到反对后就不再开口。沉默和忍耐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得跟父母沟通。至于怎么沟通,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首先,与父母共同探讨合适的高考目标。 父母的赞美、信任和适当的期待能带给孩子巨大的能量,激发孩子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但是,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现实成绩及实际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期待,孩子内心对此进行评估后认为目标遥不可及的话,这种期待就会变成无形的压力,引发孩子过度焦虑,进而影响复习效率及考试发挥。所以,面对父母过高期待的时候,大家可以试着先坦诚自己内心的压力,然后与他们共同探讨制定出合理的高考目标。
其次,平时跟父母多聊聊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给父母信心,减轻他们的焦虑。 高三学生的父母,面对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高考,很多时候比孩子还焦虑,这种焦虑促进他们反复督促孩子学习,一遍遍地提醒孩子“要多用功啊”“最近不要看闲书了”“上周的考试没考好要好好分析原因啊”等。建议大家多跟他们聊聊自己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以及学习进度,让父母知道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好的规划,并且都做得很好,如此自然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他们焦虑少了,对你更有信心了,自然你的压力就小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第三,亲子双方沟通家中生活细节,约定注意事项,以文字形式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家中有高三学生,有些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走路都猫腰翘脚,关门都小心翼翼,说话都是蚊子音,平时爱看电视的还会给电视机打上封条,在家里挂着显眼的“高考倒计时”牌子,甚至跟亲戚朋友邻居都打招乎说“家有考生,请勿打扰”。父母以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打起精神、安心学习,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只会给孩子传递焦虑和紧张感,而且过于安静的家庭环境反倒不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建议父母和孩子就生活中类似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沟通,父母可以由此了解照顾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孩子也能直观明白父母的初心是爱。这种沟通能让彼此以平常心来对待考前冲刺,高度重视但不过分迁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绝大部分父母也是第一次当高三考生家长,彼此都没有经验,所以还是要互相理解、相互沟通。
♦夏曦: 我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想提醒家长,就是切忌翻孩子的老账 。我相信高三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来讲都是想要奋力拼一把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有些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这个时候有些家长沉不住气了,开始唠叨孩子不努力、没有高三的状态,然后说着说着忍不住翻孩子的老账。请打住!面对这种情况,孩子内心也是焦虑和无助的,家长的指责和不信任,极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而忽视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去寻找成绩没有提升的原因。所以,如果要想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就必须将过去的老账放下,不断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多年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孩子改变和成长的背后是家长认识的改变。
原载于《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专刊》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QQ:
邮箱:gxzsbkw@163.com
京ICP备190506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697
高校招生报考网 www.gxzsbkw.com 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