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报考网-专业的高校招生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招生,高考报考,招生简章,志愿填报,高职高专,大学分数线

当前位置:高校招生报考网 > 招生章程

扬州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01-13 13:28:30 来源:

一、扬州大学概况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 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 1902 年由近代著 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 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 4 所院 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 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 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 6 所高校合并组 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 29 个二级学院和 1 个独立学院,121 个本科专业,涵盖哲 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等 12 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26000 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 12000 多人。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48 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2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27 个,博士后流动站 20 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2 个,国家重 点(培育)学科 1 个,省优势学科 7 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6 个,省一级学 科重点(培育)学科 3 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 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7 个学科的 ESI 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 1%。

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6 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 6 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9 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 项目 8 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14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3 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 开课 2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 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 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 个,国 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 实验项目 1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 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5 项和国家研 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1 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 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 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案例入 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五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 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04 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2016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 6000 多人,其中专任教师 2400 多人,医 护人员 1900 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1300 多人,博、硕士生导师 3100 多人,中国工程院 院士 2 人、外籍院士 1 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3 人、科技创业领 军人才入选者 1 人、教学名师入选者 2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 2 人,“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 师团队 1 个,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7 人,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1 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 人。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1 个,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 心(备案名单)1 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24 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 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29 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2 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 个、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1 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2300 多项,年科技总经 费 6.94 亿多元,共有 14 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取得了一 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 168 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 家科学技术奖 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 项), 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 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续 8 年获国家社 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 项成果获第六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 学)一等奖,1 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1 项提案获批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获得 700 万元资助的《扬州通史》启动编撰。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校企联盟 900 多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 32 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 300 多个,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 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工作已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格 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省级表彰。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依托中非高校 20+20 合作计划、中阿 10+1 高教合作、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大学合作联盟、江苏•英国 20+20 高水平 大学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 56 个国家(地区)的 266 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 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获得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

合作培养项目 2 个,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44 个,获批国家“111 计划”学科创新 引智基地 1 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智项目 35 项。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 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计划,留学 生 2200 多人,生源国 68 个,2 所孔子学院、1 所孔子课堂 4 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 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连续被 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 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合并办学 20 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 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我国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校园占地面积 4000 多亩,校舍建筑面积 160 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 63.46 亿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2.49 亿元,图书馆藏书 490.52 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 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 教育大会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 近平同志对学校提出的“优化组合、转型化合”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坚苦自立”的校训 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聚焦一流,全面深化改革,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 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

校 训:坚苦自立
校 风:求是、求实、求新、求精 校庆日:5月19日
校 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 88 号 邮 编:225009

二、各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0514)

电子邮箱

所在 校区

邮编

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

陈旭

87975546

chenx@yzu.edu.cn

瘦西湖

225002

社会发展学院

郭行健

87975505

guoxj@yzu.edu.cn

瘦西湖

225002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颖洁

87964831

cyjie@yzu.edu.cn

江扬 路南

225009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曹春平

87975430

ccping_2014@163.com

瘦西湖

225002

外国语学院

李凯

87971006

likai@yzu.edu.cn

扬子津

225127

数学科学学院

张帆

87975384

fanzhang@yzu.edu.cn

瘦西湖

225002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晏永明

87975542

yym@yzu.edu.cn

瘦西湖

225002

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

谭爱国

87976568

agtan@yzu.edu.cn

瘦西湖

225002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林雪美

87993859

xmlin@yzu.edu.cn

扬子津

225127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西美

87979409

xmsun@yzu.edu.cn

扬子津

225127

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现代农村水利研究院)

戴娟

89790289

daijuan@yzu.edu.cn

江阳 路南

225009

农学院(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刘涛

87979234

tliu@yzu.edu.cn

文汇路

225009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林肖剑

87971383

linxiaojian@yzu.edu.cn

文汇路

225009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敬尧

87977289

zjyown@sina.com

文汇路

225009

兽医学院(比较医学研究院)

陈莉

87991418

007238@yzu.edu.cn

文汇路

225009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吴剑

87991559

jianwu@yzu.edu.cn

文汇路

225009

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殷现元

87978824

.yinxy@yzu.edu.cn

江阳 路北

225009

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楠

87978002

manan@yzu.edu.cn

扬子津

225127

三、扬州大学 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以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面向博士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博士生择优选拔、特色培养、分流管理、分层激励机制。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 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 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2020 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接攻博、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拟招生人数(包含直 接攻博、申请考核、普通招考及硕博连读),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 的招生规模和生源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报考类别

1.非定向就业:指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在录取前,考生的人事档案(含学籍档案)、工资关系 等均须调入我校。

2.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在录取前,我校与考生及 考生所在单位签定定向协议,考生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定 向就业考生在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 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人事关系离开工作单位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非定向就业;人事关系不离 开工作单位的在职人员,只能报考定向就业。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 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

(二)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 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 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 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

(三)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四)有两名与所报考学科(或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 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五)普通招考:报考普通招考者除满足上述第(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但未获得硕士学位)6 年以上(含 6 年,从获得学士

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止),原则上要求取得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 以上职称,且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2 篇以 上(含 2 篇)论文。

  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方可报名。

4. 报考教育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须具有 5 年以上相应教育领域全职工作经 历;教育领导与管理方向招生对象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学校课程与教学 方向招生对象为中小学骨干教师或中小学承担教学任务的教研员;汉语国际教 育方向招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且取得相当成就 的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具有海外孔子学院(课堂)或其他教育机构对外 汉语教学经历者优先。

5. 报考思政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满足1在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 工作骨干。其中,招收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比例占招生名额的 70%以上(原则上 录取本校在职生源不超过招生总计划的三分之一)。2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 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 通过。3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满 3 年,且具有 硕士学位,有 2 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推荐。4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1975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出生),身体健康 状况符合报考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六)硕博连读:申请硕博连读者除满足上述第(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指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在职 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兽医博士专业学位仅限从兽医硕士生中遴选。

2.已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 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3.硕士入学前须已获得本科学历及学士以上(含学士)学位。

4.硕士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学术表现得到学术 界认可(本人排名第一)或学术研究成果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或学术著作已正 式出版者优先申请。

申请者所获学术成果(如:学术论文、论著、科研成果、发明创造、获奖 等)须以“扬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并通过相关部门认证(如科技处、人 文社科处、图书馆等)。

(七)申请考核:申请考核者除满足(一)、(二)条规定外,还须符合 下列条件:

 1.申请者应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优势学科或中国科学院的全日制(非在 职)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或已获得国外一流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的人员。

2.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

3.申请者应为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 士学位的人员(境外硕士学位获得者申请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

4.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 35 周岁(截至招生当年的 8 月 31 日)。

5.外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报考非英语类学科:国家 CET-6 成绩≥426 分,或近三年雅思(IELTS)成绩≥6.5 分或托福(TOEFL)成绩≥85(老托福成绩≥560 分)或 GRE 成绩≥260分(老 GRE 成绩≥1300 分)。

2报考英语类学科(或方向):国家 TEM-8 成绩合格。

3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 SCI、SSCI 或 A&HCI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过专业学术论文。

4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学位。5具有一年及以上的国外留学经历。 拟录取的申请者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学籍档案、工资关系及组织关系等转至我校,以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方式学习。

  五、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在规定时间登录研招网-博士报名(网址:https://yz.chsi.com.cn/bsbm/),并根据网上要求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照片(请 严格按系统要求的格式上传)及缴纳报名考试费 120 元,报名交费后,不予办 理退款手续。

 1.申请考核:2019 年 11 月 25 日至 2019 年 12 月 25 日。

2.硕博连读:2019 年 11 月 25 日至 2019 年 12 月 25 日。3.普通招考:2020 年 1 月 20 日至 2020 年 2 月 15 日。 

(二)提交材料

1.申请考核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根据相关学院申请考核实施办法要求提交申请材 料,学院对申请材料组织评审后确定是否给予申请者考核资格,并按院系申请 考核实施办法及日程安排对取得资格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

1《扬州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2《扬州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3两名与申请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书

4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及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及《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

5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历(或学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供),其中境外硕士学位获得 者提供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

6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 1 份(应届生由研究生培养部门审核并盖章;往 届生由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7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出版专著等 证明材料复印件。

2.硕博连读。

1《扬州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扬州大学硕博连读申请表》

3.普通招考。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之后须在 2020 年 2 月 28 日前(逾期视为主动放弃报名)向我校研招办一并寄送以下报考材料: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 报完成后下载打印)。2两份《专家推荐书》。3硕士生课程学习成绩单(加 盖公章,往届硕士生可由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4硕士学位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交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 生最迟必须在入学前补齐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需同时提 交学信网下载打印的“教育部学籍信息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5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华侨身份证)复印 件。6《思想政治考察表》。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学 术性论文、出版专著等材料复印件可附件装订。

★同等学力者不交3、4两项材料,除必须提交上述1、2、3外,还必 须提交下列材料:7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8副高级(或相当技术职称)及以 上职称证明材料。9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 2 篇

以上论文。本校教职工报考者须另附经校人事处签署同意报考的《教职工进修 申请表》,该表可从校人事处网页(http://rsc.yzu.edu.cn/)下载,点击“下载专 区”—“在职培训”。请按上述要求逐项备齐相关报考材料。考生提供的所有报 考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考核、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

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另外提交《2020 年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报考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 博士专业的考生另外提交职称聘任证书复印件,现任中小学高层管理人员和高 校中高层管理人员还需提供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任职证明和从事汉语国际教 育或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的简要介绍、主要成果、工作特色、自我评述及实效(不 超过 2000 字)。

★备注:《申请考核申请表》、《硕博连读申请表》、《专家推荐书》等表格,请考 生至报名系统‘附件’中下载;考生报名完成后,可生成《报考登记表》。申请考核和硕 博连读报名相关材料,请各位考生 12 月 27 日前邮寄或送至报考学院。

六、考核与考试

1. 申请考核

按学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办法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学 院网站公布的通知。

2.硕博连读

按学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招生办法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学 院网站公布的通知。

各学院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录取工作截止时间为:2020 年 1 月 10 日。未 通过申请考核者可报名参加我校普通招考。

3. 普通招考

(1)资格审核:考生于 3 月 12 日至 13 日向报考学院提交身份证原件、 硕士学位证原件(往届生)、学生证原件(应届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原 件(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考生)和副 高职称原件,经审核合格后方可领取准考证。

(2)初试时间:2020 年 3 月 12 日至 3 月 13 日 (3)初试科目: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思想政治理论(同等学力考生必考,其他考生免考) (4)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5)关于体检:复试时进行体检,体检须在我校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6)关于复试:复试地点由报考学院确定。复试形式可笔试、口试或其 它必要的测试。复试主要根据学科或专业学位培养要求,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或专业学位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 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并进行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7)关于加试:对同等学力考生(以获学士学位 6 年及以上者身份报考 者)应加强复试,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学科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跨 学科报考者亦可加试 1 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应不同于初试科目) 由报考学院确定。

七、录取办法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普通招考按综合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折算)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 单。申请考核及硕博连读按相应选拔办法进行。

各学院将严格控制录取定向就业生比例(人文社科类不超过学院录取总人 数的 30%,理工农医类不超过学院录取总人数的 10%)。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 签订好定向就业协议或不能将档案调入我校者,将取消拟录取资格。

八、培养费及资助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培养费一般为 10000 元/生.年,非全日制教育博士研究生 培养费一般为 12000 元/生.年。我校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设立学业奖学金(生 均 15600 元/年,最高 18000 元/生·年)、国家助学金(有固定收入者除外,12000元/生·年),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30000 元/生·次,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者,可再获校长特别奖学金 20000 元/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助研经费(人文社 科类不少于 2000 元/生·年、理工农医类不少于 6000 元/生·年)。还设有朱敬文 奖学金、孝廉奖学金、朱敬文助学金、院长荣誉榜,以及研究生三助一辅(助 研、助教、助管及辅导员)等。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 88 号扬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荷 花池校区教学大楼 0917 室);邮编:225009;联系电话:0514-87979213(兼 传真)。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招生网页(http://yjszs.yzu.edu.cn)或来信来电咨询, 研招办 E-mail 信箱:yjszs@yzu.edu.cn。

  • 分享到: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QQ:
    邮箱:gxzsbkw@163.com
    京ICP备190506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697

    高校招生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分享到:
    版权所有:高校招生报考网

    高校招生报考网 www.gxzsbkw.com 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